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脂质代谢异常: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时,会在动脉壁上沉积,形成粥样斑块。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会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
2.高血压:血压升高会使得动脉壁承受更大的压力,增加内膜损伤的风险,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3.糖尿病:这是一种影响全身血管系统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状态可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不稳定性。
4.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直接损伤内皮细胞,促进自由基产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5.肥胖和缺乏运动:体重超重尤其是腹型肥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显著关联,久坐生活方式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6.遗传因素:家族史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有该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往往有较高的发病概率。
7.年龄和性别: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男性比女性更早出现心脑血管疾病,但女性绝经后发病率接近甚至超过男性。
通过控制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监测身体指标,可以有效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