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冠状动脉疾病:这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占大约50%-70%的病例。动脉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减少心肌血供,最终影响心脏泵血能力。
2.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肌肥厚和僵硬,从而降低心脏效率。约70%以上的心力衰竭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3.心瓣膜疾病:心瓣膜的异常如狭窄或关闭不全,会导致心脏泵血困难,逐渐引发心力衰竭。此类病因在老年人中尤为普遍。
4.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以及限制型心肌病等,这些病变直接损伤心肌结构和功能。
5.心律失常:如房颤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可能导致心脏无规律地收缩,影响血液泵出效率。
6.其他因素: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肾病以及过度饮酒或药物毒性均可增加患心力衰竭的风险。
心力衰竭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由多种心脏及全身性疾病共同作用造成。管理这些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和治疗相关心脏病可以有效预防或延缓心力衰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