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准备阶段:
选择合适的灌肠工具。常用的设备包括灌肠袋或灌肠瓶,具体选择需要根据患者年龄和身体条件。
准备灌肠液。常见的灌肠液包括温盐水(浓度为0.9%)、肥皂水溶液或市售灌肠剂。液体温度应维持在37°C左右,以防止刺激肠道过度。
环境准备。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卫生,并使用一次性手套等防护措施。如果在家进行,建议铺上防水布以避免污染。
2.操作阶段:
安排体位。一般采用左侧卧位,屈膝并稍微弯曲身体,这种姿势可以帮助液体顺利进入直肠。
润滑灌肠器具尖端。使用医用润滑剂涂抹器具尖端,以减轻插入时的不适感。
插入器具。缓慢将灌肠器具尖端插入肛门,深度通常为5-7厘米,儿童则需减少至2-4厘米。
灌注液体。逐步释放灌肠液至直肠内,成人通常需要灌入200-300毫升液体,而儿童通常为100-150毫升。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50-100毫升,以避免刺激过强。
完成后拔出器具。拔出灌肠器具后,用纸巾或纱布轻轻覆盖肛门区域以防止液体外泄。
3.后续观察阶段:
保持体位。完成灌肠后,建议继续保持左侧卧位约10-15分钟,以便液体充分软化粪便并刺激肠蠕动。
排便。通常灌肠后20-30分钟会产生排便反应。如果未能排便,可适当活动身体以促进肠道运动。
清洁和消毒。处理完毕后,立即清洗使用的器具并消毒,避免细菌滋生。
灌肠虽能缓解便秘,但不宜频繁使用,以免造成肠道对刺激的依赖。如长期便秘或灌肠无效,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