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伴有便血症状,通过手术化疗是否可以治愈

2025-05-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肠癌伴随便血症状的患者,通过手术联合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有可能达到治愈的效果,但具体预后取决于癌症的分期、病理类型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

1.疾病分期与治愈几率

早期肠癌(I期和II期)的治愈率较高,五年生存率通常在70%-90%之间。对于部分II期患者,单纯手术即可达到根治效果,而进展期病例需要加用辅助化疗。

中期肠癌(III期),癌细胞已侵入淋巴结,此时需要结合手术切除和术后辅助化疗,五年生存率大约为50%-70%。

晚期肠癌(IV期),癌细胞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即使采用手术、化疗及靶向治疗等方法,五年生存率低于20%,但部分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实现长期生存。

2.治疗方式的作用

手术是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旨在切除原发病灶及周围受累淋巴结,从而降低复发风险。对于局限性肿瘤,切除范围包括病变部位及邻近组织。

化疗是术后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其目的是消灭残余癌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风险。常用于中晚期肠癌,具体方案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化制定。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某些晚期或者复发性肠癌患者中具有一定效果,可以延长生存时间并改善生活质量。

3.其他影响预后的因素

病理类型:腺癌是最常见的肠癌类型,分化程度越高,预后越好;低分化或黏液腺癌则预后相对较差。

基因突变:如KRAS、NRAS等基因状态影响靶向药物疗效。

发现时机:无明显症状但通过筛查发现的肠癌,预后优于因症状前来就诊的患者。

早期发现肠癌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应提前监测。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