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术前准备:需要进行详细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CT、肠镜等,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通常还需评估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术前一般会进行肠道清洁,并可能需要根据病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以缩小肿瘤体积。
2.麻醉和切口设计:手术一般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可选择经腹腔镜、机器人手术或传统开腹方式。切口位置会根据手术方式及肿瘤部位确定。
3.肿瘤切除:
手术中首先分离直肠周围的组织,保护重要结构如神经和血管。
完成肠系膜切除并将肿瘤连同受累的直肠部分一同切除,同时切除区域内的淋巴结。
切除范围需确保达到足够的肿瘤切缘清除标准,通常为距肿瘤下缘至少1-2厘米的正常组织。
4.保肛处理:
如果肿瘤距离肛门较近,会采取超低位吻合技术,将残余的健康直肠或结肠部分和肛门直接吻合。
需要特别注意保留肛门括约肌,以维持术后的正常排便功能。如果肛门括约肌已被侵犯,则无法进行保肛,需要改行永久性造口手术。
5.吻合和造口:
完成肛门吻合后,为预防术后吻合口漏,有时会在上腹部暂时做一个保护性回肠造口,用于减少大便经过吻合口的压力。
回肠造口通常在数月后可进行关闭手术。
6.术后监护: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恢复情况,包括吻合口是否愈合良好、是否出现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后续还需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影像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
保肛手术虽然能提高生活质量,但也可能出现术后排便次数增多、便失禁等问题。术前综合评估和术后康复训练都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