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行为干预:常用于轻度至中度抽动症患者。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抽动前的感觉,并学习新的行为来替代抽动。放松训练也有助于降低焦虑,从而减少抽动频率。
2.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为严重且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氟哌啶醇、硫必利等神经调节剂,以及可乐定等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这些药物可帮助控制症状,但通常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副作用。
3.教育支持:对患者及其家庭进行相关教育,以提高对抽动症的认识与理解。学校、工作场所的支持也很重要,可以通过调整学习或工作的环境来减少压力源。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可以改善整体健康状态,进而对抽动症状有所帮助。
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其症状可能随时间自然缓解。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管理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