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药物:
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适用于短期治疗,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依赖。
非苯二氮卓类(如唑吡坦):效果类似苯二氮卓类,但副作用较少。
抗抑郁药(如曲唑酮):对于伴有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有效。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拉美替隆):帮助调节睡眠周期。
2.营养补充剂:
褪黑素:有助于调节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
镁:具有放松神经和肌肉的作用,促进入眠。
甘氨酸:可能提高睡眠质量,使人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
3.非药物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I):通过改变负面思维和行为,改善睡眠习惯。
放松训练:如冥想、深呼吸和渐进性肌肉放松,有助于缓解焦虑,促进入睡。
光疗:通过调节暴露于光线的时间,调整生物钟。
治疗失眠时,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咖啡因、酒精等刺激物,也对改善睡眠质量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