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分子靶向治疗的原理是通过识别和攻击癌细胞中与肿瘤生长和生存相关的特定分子。这些分子可能包括:
癌细胞表面受体:例如,HER2受体在一些乳腺癌患者中过度表达。
信号传导通路蛋白:如BRAF突变在某些黑色素瘤中存在。
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
2.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类型主要包括小分子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两大类。
小分子抑制剂:这些药物通常可以渗透细胞膜内,直接作用于细胞内部的分子。例如,伊马替尼(Gleevec)用于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
单克隆抗体:这些药物通常在细胞表面起作用,常注射给药。例如,曲妥珠单抗(Herceptin)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
3.与传统化疗相比,分子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导致副作用相对较少。它们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例如:
针对特定突变或标志物的有效性:并非所有患者都携带这些突变或标志物,限制了适用范围。
耐药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癌细胞可能会发展出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
分子靶向治疗为癌症患者提供了一种更精准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了解患者具体的分子特征是选择合适治疗方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