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炎症

2024-09-1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泌尿系统炎症是指由于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导致的泌尿系统各部分(如肾脏、膀胱、尿道等)的发炎现象。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和腰腹部疼痛。

1.主要原因

细菌感染:80%以上的泌尿系统感染由大肠杆菌引起。

病毒感染:如腺病毒,特别是儿童中较为常见。

其他病原体:如支原体和衣原体,也可导致泌尿系统炎症。

2.发病率

女性高于男性:女性尿道较短且靠近肛门,容易受到污染,每年约有30%的女性经历过泌尿系统感染。

老年人易感: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发生泌尿系统炎症的风险增加。

孕妇群体:妊娠期间激素变化和胎儿压迫容易导致尿液滞留,增加感染风险。

3.诊断方法

尿液分析:检测白细胞、红细胞和细菌数目,以判断感染程度。

尿培养:分离和鉴定致病菌,确定抗菌药物敏感性。

超声检查:用于观察肾脏和膀胱结构,排除结石等并发症。

4.治疗方式

抗生素治疗:针对细菌感染,常用抗生素包括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和头孢菌素类。

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药物缓解症状,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液排出。

外科干预:对严重病例,如尿路梗阻或复杂性肾盂肾炎,可能需要外科手术。

5.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会阴部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多饮水:促进尿液排出,减少细菌在尿道内停留时间。

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尿液检查,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泌尿系统炎症可通过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得到有效控制,但预防更为重要。养成健康习惯和定期体检是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关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