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食源性:约25%的肉毒中毒病例是由食用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品引起的。这些细菌常见于罐装食品、腌制食品和发酵食品。未充分加热的食物可能含有活性毒素。
2.伤口感染:占所有病例的大约20%。当肉毒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如开放性伤口或手术切口,并在厌氧(无氧)环境中繁殖时,会产生毒素。
3.婴儿肉毒中毒:大约40%的病例发生在婴儿中,通常是由于他们吞食了含有肉毒杆菌孢子的食物或灰尘,这些孢子在婴儿的肠道内萌发并产生毒素。蜂蜜是一个已知的风险因素,因此不建议一岁以下的婴儿食用。
4.肠源性:这种类型较为少见,也称为成人肠源性肉毒中毒或胃肠型肉毒中毒。主要发生在有胃肠道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成年人,他们的肠道提供了适合肉毒杆菌生长的环境。
5.吸入性和注射性:虽然非常罕见,但也有因吸入或故意注射肉毒毒素而中毒的情况。此类情况通常与生物战或恐怖主义活动有关。
注意避免自制罐头食品的不当处理和保存,保持良好的伤口护理习惯,不给一岁以下婴儿喂食蜂蜜,能够有效预防肉毒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