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韶荣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1.微乳头状结构:这种结构在病理切片中表现为小型乳头状聚集,没有明显纤维血管核心,通常与较差的临床预后相关。
2.实性成分:实性生长模式指的是肿瘤细胞紧密排列而缺乏明显腺样结构,与更高的复发率和更差的生存率有关。
3.间质浸润:肿瘤细胞侵入周围的支持性组织,通常表明较高的侵略性和转移潜力。
4.胞核异型性:肿瘤细胞核异常增大且形态不规则,这一特性常与更高侵袭性及较差预后相关。
这些高侵袭性成分的存在通常需要通过显微镜病理分析来确认。在临床上,应根据这些成分的检测结果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以便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并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