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休息:避免进一步刺激受损肌肉,停止任何可能加重损伤的活动。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修复。
2.冰敷:在受伤后的前48小时内,每次15-20分钟的冰敷可以帮助减少肿胀和疼痛。注意避免直接将冰块放在皮肤上,可以使用毛巾包裹。
3.压迫:使用弹性绷带进行轻度压迫可以帮助控制肿胀。确保绑扎不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抬高: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减少肿胀。抬高可以促进体液回流,从而减轻局部压力。
5.逐步活动:在急性期过后,逐渐恢复轻度活动能够帮助提高血液循环并促进愈合。但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或过早返回激烈运动。
6.疼痛管理:根据需要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以控制疼痛和炎症。
肌肉损伤后的最佳恢复方式因人而异,通常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来完全恢复。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