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自然生理节律:人体的激素分泌和肾功能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会有所变化。例如,抗利尿激素在夜间和清晨分泌较多,导致尿量减少,而下午和傍晚时分泌减少,可能引起尿量增加。
2.活动水平:上午的活动通常会增加心输出量,从而提高肾脏过滤率,此时身体可能更多地进行水分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下午随着活动的持续,身体逐渐进入相对静止状态,可能会出现尿量增加。
3.饮水及饮食习惯:如果上午饮水较少或盐分摄入较高,可能导致尿量减少。而午后若增加饮水量,可能会使得尿量增多。
4.药物影响:一些药物,例如降压药中的利尿剂,若在上午服用,可能在午后发挥作用,引起尿量增加。
5.年龄相关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肾功能下降、膀胱容量减少等生理变化亦可能影响尿量的昼夜分布。
6.潜在健康问题:如慢性肾病、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疾病也可能影响尿液的生成与排出。如果这种尿量变化伴随其他症状,如乏力、浮肿,应及时就医评估。
合理调整饮水和饮食习惯,并定期监测身体健康状况,可以帮助更好地管理尿量变化。如有任何疑虑或症状加重,建议咨询专业医疗人士以获得进一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