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饮水量与频率
老年人每天的饮水量一般建议在1500-2000毫升范围内,具体可根据天气、活动量等调整。饮水时间宜分散至全天,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膀胱负担增加。晚间减少饮水量以减轻夜尿次数。
2.膀胱容量与排尿间隔
成年人的膀胱容量通常为300-500毫升,正常情况下白天排尿间隔约为3-4小时,每日总排尿次数在6-8次之间。老年人由于膀胱弹性变化,可能出现尿频,但若每日排尿次数超过10次或夜尿超过2次,应及时评估是否存在膀胱过度活动症或其他问题。
3.尿液颜色与气味
正常尿液呈淡黄色,清亮透明,无异味。如尿液出现血色、乳白色或浑浊,伴有刺鼻气味,可能提示感染、结石或其他疾病。
4.保持良好排尿姿势
建议坐姿或蹲姿排尿,这种体位更能完全排空膀胱。男性老年人患前列腺增生时,适当改变体位如采取前倾坐姿可帮助排尿。
5.饮食调节与预防便秘
高纤维饮食可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便秘对膀胱及尿道造成压迫,同时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辛辣食物和酒精应适量避免,以防刺激泌尿系统。
6.重视下尿路症状
若出现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流中断或尿失禁等症状,应尽快就医排查基础疾病,如泌尿系感染、前列腺增生或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7.锻炼盆底肌肉
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可有效改善尿失禁问题。练习方法通常包括收缩盆底肌10秒后放松10秒,每组10次,每日3组。
按需调整饮食与生活习惯能帮助老年人维持正常排尿功能,同时密切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症状,有助于早期识别潜在的泌尿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