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保证蛋白质摄入充足: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为每公斤体重1.2-2克。蛋白质来源可选择瘦肉、鱼类、鸡蛋、奶制品以及豆类等,优质蛋白质有助于促进肌肉合成与修复,同时延缓肌肉进一步流失。
2.适度控制热量摄入:根据基础代谢率和活动水平计算每日总热量需求,在此基础上减少200-500千卡/日即可避免过度限制热量,确保身体能量供应,以防止肌肉分解加剧。
3.增加抗阻训练:力量训练每周至少进行2-3次,每次20-40分钟,可选择哑铃、杠铃或自重动作(如深蹲、俯卧撑)。抗阻训练可以刺激肌肉纤维生长并提高代谢率,对于肌肉流失者尤为重要。
4.融入低强度有氧运动:结合步行、慢跑或骑自行车等低强度有氧活动,每次30-60分钟,每周3-5次。适量有氧运动有助于燃烧脂肪,同时避免因过度高强度运动导致肌肉损伤。
5.调整作息与管理压力:保持规律作息,每晚睡眠时间至少7小时。压力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从而抑制肌肉合成并储存脂肪,因此需要通过冥想、瑜伽或其他方式管理情绪。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增加肌肉质量并减少脂肪比例,实现健康减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