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优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染色体易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典型的特征是染色体易位t(15;17)(q24;q21),这一易位导致位于第15号染色体上的PML基因和第17号染色体上的RARA基因相互融合,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
2.融合基因作用:PML-RARA融合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会抑制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分化。RARA基因正常情况下参与维甲酸信号通路,促进髓系细胞的成熟,而融合基因则干扰了这一过程,使得早幼粒细胞停滞在未成熟阶段。
3.细胞增殖失控:由于成熟受到抑制,这些未成熟的早幼粒细胞大量积聚,逐渐取代正常的血细胞,导致白细胞计数异常、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最终引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4.其他基因突变:除了PML-RARA融合基因,研究发现一些病例还伴有其他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影响疾病的进展和治疗反应。
通过上述机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表现出显著的出血倾向和骨髓功能抑制。这个特定亚型的白血病对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反应良好,这是因为全反式维甲酸能够解除PML-RARA融合蛋白对分化的抑制作用,从而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为成熟细胞,改善患者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