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会使动脉壁压力增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这种情况会导致动脉狭窄,并可能形成斑块。这些斑块如果破裂,会释放物质,引发血小板聚集,最终导致血块形成。
2.血管内皮损伤:持续的高血压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影响其正常功能。健康的内皮细胞可以分泌抗凝物质,而受损的内皮会减少这些物质的分泌,从而增加凝血的倾向。
3.炎症反应:高血压与慢性炎症有关,炎症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并使得血管更容易受损。在这种状态下,血小板活性增加,更容易黏附和聚集形成血块。
4.血流动力学改变:高血压改变了血液流动的方式,使得一些地区的血流变慢,这种环境更易于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生成。
维持正常血压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尤为重要,因为高血压不仅增加血块形成的风险,还与很多其他健康问题息息相关。定期监测血压并接受适当治疗有助于降低这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