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肠癌的假性浸润报告

2025-07-3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肠癌的假性浸润报告通常意味着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形态类似于癌细胞侵入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种现象可能导致误诊,但了解其特点可以帮助准确解读。

1.定义:假性浸润指的是在组织学检查中,正常腺体或其他结构由于某些生理或技术原因,如脱落、炎症或技术制片过程而进入肌层或浆膜下层,看起来象是浸润性癌,但实际上没有恶性特征。

2.发生原因:

样本处理:在切片和固定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组织可能出现移位。

生理因素: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正常组织迁移或增殖至异常位置。

解剖变异:个体之间的差异可能造成一些正常细胞看似处于非正常位置。

3.鉴别方法:

组织学特征:假性浸润通常缺乏真正癌细胞的侵袭性特征,如深层浸润、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象。

免疫组化分析:通过标记特定蛋白质,可以区分正常细胞与癌细胞。

临床表现结合:考虑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病史有助于排除假性浸润。

4.临床意义:

避免过度治疗:错误判断为真实浸润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手术或治疗,增加患者负担。

密切随访:对于疑似假性浸润但仍无法完全排除恶性的病例,医生可能建议定期随访以监测任何变化。

准确解读和处理假性浸润需要结合多种诊断工具,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合适的治疗和管理策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