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荣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1.钙化类型:
微小钙化:直径小于0.5毫米,通常难以触及,多见于乳腺导管内。有时与恶性病变有关,需要进一步检查。
较大钙化:直径大于0.5毫米,常为良性,如纤维腺瘤、囊肿或脂肪坏死引起的钙化。
2.钙化形态:
圆形、粗糙边缘:多为良性钙化,可能由老年性变化或炎症引起。
不规则、簇状分布:需警惕可能为恶性病变,如原位癌或浸润性乳腺癌。
3.钙化分布:
局限性分布:往往为良性病变,少数情况下为局限性恶性病变。
弥漫性分布:若形态不规则,需高度关注,可能与全乳腺内的病变有关。
对于乳腺小钙化灶的处理,首先应进行详细的影像学分析,如乳腺钼靶和超声检查。如果钙化灶形态可疑或分布异常,可能需要进行穿刺活检,以明确病变性质。定期随访和监测也是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初次检查未发现明确恶性证据的情况下。
乳腺小钙化灶需要认真对待,及时就医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恶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