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急性缺血性卒中:
早期(0-6小时):可能看到高密度的中大脑动脉征象,表现为一个增宽、增强的血管影;还有岛叶皮质模糊、基底节区低密度等表现。
中期(6-24小时):低密度区域扩大,脑沟变浅,灰白质交界不清晰。
晚期(24小时以后):梗死灶逐渐明显,水肿加重,可能引起脑室受压、移位。
2.出血性卒中:
高密度影:出血区在CT上会呈现为高密度影,通常边界清楚。
水肿:出血周围可能出现水肿,表现为低密度区。
占位效应:较大的出血可能导致附近结构移位或脑室系统受压。
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在CT影像上的表现有显著差异。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表现比较隐匿,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而出血性卒中由于CT影像表现明显,诊断相对较为直观。在发现脑卒中的CT影像特征后,应尽快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