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在3.9-6.1毫摩尔每升(mmol/L)之间。如果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2小时血糖上升到7.8-11.0mmol/L之间,这可能意味着存在糖尿病前期即糖耐量受损。
2.空腹血糖反映的是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而餐后血糖则更多地反映了身体对碳水化合物摄入后的代谢能力。在进食后,胰岛素应迅速释放以降低血糖,但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从而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3.餐后高血糖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的餐后高血糖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害,增加心脏病、中风等风险。
4.餐后血糖高的人群往往还伴随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其他代谢问题,应进行综合评估和管理。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比如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必要时可通过药物干预来控制血糖水平,以防止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