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保守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或无明显症状的患者。
禁食:通过禁食减轻消化道负担,减少胆汁分泌,促进胆漏自愈。
抗生素:预防感染,特别是在有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感染迹象时。
营养支持:通过静脉营养补充,维持身体能量和营养需求。
观察:通过定期监测患者体温、腹痛情况及血液指标,评估病情变化。
2.内窥镜治疗:适用于病情较重或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控制的患者。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通过内镜技术直接观察胆管,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放置鼻胆管引流或胆管支架。
鼻胆管引流:通过将一根细管插入胆管,将胆汁引出体外,减轻胆道压力,促进愈合。
胆管支架:在胆管狭窄或梗阻处放置支架,保持胆汁通畅,促进愈合。
3.外科手术:适用于病情严重或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
腹腔镜手术:通过微创手术修复胆漏部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开腹手术:适用于复杂或难以通过微创手术解决的情况,通过传统开腹方式直接修复胆漏。
胆漏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建议,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变化,如有异常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