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0-2岁:婴儿期是信任和依恋建立的基础。此时的社会交往主要通过与父母或看护人的互动来实现,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
2.2-6岁:学龄前期是社会技能的初步发展阶段。孩子开始与同伴进行游戏,学习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的重要性。这一阶段还包括对自我意识和角色扮演的兴趣增加。
3.6-12岁:学龄期是社交能力和自尊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在学校环境中接触更多的社会规则和群体活动,增强了协作能力和遵从社会规范的意识。
4.12-18岁:青少年期是个体身份认同的形成期。青少年面临着独立性和依赖性之间的矛盾,通常会出现对群体归属感和自我价值的探索。这一时期同辈影响力显著上升,情感和道德观念逐渐成熟。
各个阶段的社会心理发育具有连续性和累积效应,早期经验对后续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关注和引导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心理成长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