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穿刺检查是什么意思

2024-11-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神经穿刺检查是通过在脊柱或脑部的特定部位进行穿刺,采集脑脊液或其他组织样本,以帮助诊断和评估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医疗程序。其主要目的是检测是否存在感染、出血、肿瘤、免疫性疾病或其他异常情况。

1.检查类型:

腰椎穿刺:最常见的神经穿刺检查,通过在腰部脊柱间隙插入针头,获取脑脊液样本。

脑室穿刺:通过颅骨上的小孔直接进入脑室,采集脑脊液,通常用于急性脑积水等紧急情况。

蛛网膜下腔穿刺:在脊髓蛛网膜下腔进行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适用于某些特别情况。

2.常见用途:

诊断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等,通过分析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蛋白质和葡萄糖水平,以及培养病原体。

检测出血:例如蛛网膜下腔出血,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分解产物。

识别肿瘤或癌症:通过细胞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

评估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通过检测脑脊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寡克隆带。

3.风险与副作用:

穿刺部位疼痛:短暂且轻微的疼痛感,这是最常见的副作用。

头痛:约有10-30%的患者会出现术后头痛,通常在几天内自行缓解。

感染风险:尽管极少见,但仍需采取无菌操作以避免感染。

神经损伤:极为罕见,但可能发生,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以降低风险。

神经穿刺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诊断工具,可以提供大量关于神经系统健康状况的信息。准备进行此类检查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确保最佳的检查效果和安全性。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