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而形成血栓,阻塞血流。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肌血液和氧气的血管,其功能受损会影响心肌存活。
2.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肥胖以及家族史。这些因素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从而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3.症状典型表现为胸痛或胸部不适,可能扩散至肩膀、颈部、背部、手臂或下颌。同时可能伴随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头晕或疲劳等症状。部分患者尤其是女性、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非典型症状。
4.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以及心肌酶检测。心电图变化可以提示心肌缺血性质和位置,而心肌酶如肌钙蛋白的升高反映心肌细胞损伤。
5.治疗目标是迅速恢复血流。急性期治疗包括使用溶栓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如支架植入,以及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长期管理需控制危险因素,如使用降脂药、降压药、生活方式调整等。
心肌梗死是心脏健康的威胁,早期识别和干预显著提高存活率并减少并发症。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有助于降低其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