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便血: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表现是便血,通常呈现鲜红色或暗红色。鲜红色便血多提示出血源自直肠或肛门附近,而暗红色便血则多为近端大肠或小肠出血所致。
2.黑便:黑便是指粪便色泽变黑,类似柏油样,多提示上消化道出血,但在大量出血时,也可能出现于下消化道出血。黑便的形成是由于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酶的作用,发生化学变化所致。
3.贫血:长期慢性出血会导致贫血症状,如乏力、头晕、心悸等。贫血的严重程度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有关,急性大出血可引起急性失血性贫血,甚至休克。
4.腹痛:某些情况下,下消化道出血伴有腹痛,如肿瘤、溃疡、炎症等疾病导致的出血。腹痛的性质、部位和程度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5.排便习惯改变:有时下消化道出血还会引起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腹泻或大便形态改变。这些变化可能反映了潜在病变,如肠道肿瘤或炎性肠病。
观察大便颜色和形态的变化非常重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尽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