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生理性震颤:这种类型的手抖一般是轻微而短暂的,通常在紧张、焦虑或疲劳时出现。多数情况下,这种震颤并不表示健康问题。
2.特发性震颤:这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手部不自主的震动。其常在某些特定动作如书写、拿筷子时明显加重,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加重。
3.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症状之一就是静止性震颤,即在放松状态下手抖,而在进行某些动作时反而减少。
4.低血糖:血糖水平过低时,身体会释放肾上腺素以增加血糖,从而引起震颤。这种情况常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尤其是在餐前或胰岛素使用后。
5.药物副作用:一些药物可能引起手抖,如抗抑郁药、哮喘用药等。停用或调整剂量后,症状可能缓解。
6.酒精戒断综合征:对于长期大量饮酒的人,在酒精摄入突然减少或停止后,可能会出现手抖等戒断症状。
7.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时由于代谢率升高,会导致震颤、心悸、体重减轻等症状。
需要关注的是,如果手抖持续时间较长或逐渐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详细检查确定具体原因再进行相应处理。对已有确诊的慢性疾病如帕金森病或甲状腺问题患者,需按时复查和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