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病毒特性:狂犬病病毒具有高度的神经侵袭性。它通过神经系统迅速传播,从被咬伤的局部皮肤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急性脑炎和脊髓炎。
2.潜伏期与发病机制: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至3个月,但可能长达数年。在此期间,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使得早期诊断困难。一旦病毒到达大脑并引发症状,疾病进展迅速且不可逆转。
3.缺乏有效治疗:目前,狂犬病一旦发病,没有经过验证的有效治疗方法。支持疗法可能延缓病程,但最终无法避免病情恶化。而预防性疫苗接种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暴露后及时使用是唯一可行的预防措施。
4.临床表现:感染者可能会经历高度痛苦的临床症状,包括狂躁、癫痫,以及水恐惧等,这些症状往往快速恶化,致死的脑炎难以控制。
由于这些原因,狂犬病一旦进入临床期就变得极其致命。对于狂犬病的防控,重点是早期的暴露后预防措施,例如伤口处理、及时接种疫苗和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以防止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