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对神经组织具有高度亲和力,一旦侵入人体,会迅速通过周围神经传播至中枢神经系统。
2.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到3个月,但也可能短至一周或长达一年以上。在潜伏期内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预防发病,因为这段时间内病毒尚未广泛扩散和造成神经损伤。
3.一旦狂犬病进入临床期,即表现出症状,如发热、头痛、恐水、肌肉痉挛等,说明病毒已经在中枢神经系统大量繁殖和扩散,此时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已无法阻止疾病恶化。
4.临床症状出现后的狂犬病在全球范围内病死率接近100%,极少数生存案例与及时干预和特殊医疗支持有关,但普遍缺乏可复制性。
5.由于狂犬病的严重性和高致死率,在被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后,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并根据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病风险。
狂犬病一旦发病,治疗效果极差,强调暴露后立即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是重要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