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病原体:最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虽然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非典型杆菌等也可能引起感染。
2.发病过程:此病多见于有心脏基础病变的患者,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或人工心脏瓣膜。由于发病缓慢,症状可以持续数周到数月。
3.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包括发热、乏力、盗汗以及关节疼痛。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心衰、栓塞、皮肤紫斑等并发症。
4.诊断方法:血培养是确诊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细菌可明确病因。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观察心内膜及瓣膜的损害情况。
5.治疗方案:抗生素治疗是首选方法,通常需要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疗程较长,常需几周至数月。同时,也可能需要对心脏进行外科手术以修复受损的瓣膜。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是一种危险但可防治的疾病。早期识别与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加强口腔卫生和管理基础心脏病是重要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