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吃什么药能治愈

2025-01-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常用的药物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和胃黏膜保护剂,具体用药应依据病情轻重及医生建议。以下为药物治疗的详细信息:

1.质子泵抑制剂: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减少胃酸分泌,从而缓解胃部不适症状,促进胃黏膜愈合。常见的PPI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通常需要服用4至8周,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2.H2受体拮抗剂:此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与H2受体结合来降低胃酸的产生,起效相对较快,常用于中轻度胃酸过多患者。常用药物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胃黏膜保护剂:这类药物通过在胃黏膜上形成保护层,减少胃酸对胃壁的损伤,帮助修复受损的黏膜。常用药物包括硫糖铝、果胶铋等。

若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病因之一,则需进行根除治疗,通常使用抗生素联合疗法。

生活方式上的调整同样重要,包括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并保持心情舒畅。这些措施能显著提高治愈率并预防复发。

合理的药物选择和生活方式调整相结合,可望取得良好疗效。任何药物的使用需咨询专业医生,确保安全有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