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高代谢率: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基础代谢率增高,机体能量消耗增加,从而出现消瘦。临床数据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约有60-70%的人会出现体重下降的症状。
2.慢性消耗性疾病:癌症、结核病、艾滋病等慢性疾病会引起机体长期消耗,导致体重显著下降。例如,有研究表明,30%以上的癌症患者会经历显著的体重减轻。
3.营养吸收不良:肠道疾病如乳糜泻、克罗恩病等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据统计,乳糜泻患者在确诊时有5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消瘦。
4.精神心理因素:厌食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也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或饮食减少,进而引起消瘦。有研究表明,厌食症患者体重下降可超过20%的初始体重。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等,可能会加速新陈代谢或影响食欲,引发体重下降。
6.其他内分泌紊乱:糖尿病未得到控制时,机体因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而主要依靠脂肪作为能量来源,容易造成体重下降。
在体重出现异常消瘦时,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以便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和调整生活方式。定期监测健康指标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