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定义:骨质密度增高指的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骨组织的密度比正常水平更高。这并不一定意味着骨骼更强壮,因为过高的密度可能反映潜在的健康问题。
2.原因:
遗传因素:一些遗传性疾病,如成骨不全症,可能导致异常的骨密度。
代谢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失调也可能引起骨密度变化。
药物影响: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比如抗惊厥药物,也可能导致骨密度的改变。
其他病理情况:包括Paget病、骨硬化症等都会表现为骨密度增高。
3.诊断和评估:
影像学检查:双能X线吸收法是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方法。
实验室检查: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可以帮助判断骨代谢状态。
4.影响:尽管骨密度增加可能看似对骨骼有利,但它可能导致骨骼脆性增加,从而提高骨折风险。另外,它还可能反映潜在的代谢或内分泌疾病。
维持骨骼健康需要关注饮食、运动和定期体检。如发现骨密度异常,应咨询专业医生以进行全面评估和必要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