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辨证施治: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如风寒、风热等)和内伤(如痰湿、阴虚等)两大类。对于风寒咳嗽,通常采用辛温解表药物,如麻黄、桂枝等;对于风热咳嗽,使用辛凉解表药物,如桑叶、菊花等。对于痰湿咳嗽,采取化痰燥湿药物,如半夏、茯苓等;而阴虚咳嗽,则多用养阴润肺药物,如沙参、麦冬等。
2.针灸疗法: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改善呼吸道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常用穴位有列缺、合谷、风门等,通过这些穴位的刺激,有助于缓解咳嗽并改善肺部功能。
3.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食疗的重要性,建议多食用具有止咳作用的食材,如梨、百合、蜂蜜等,这些食物能滋阴润肺,帮助缓解咳嗽症状。同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咳嗽。
4.理疗与导引:通过推拿、按摩、拔罐等理疗方法,结合太极、八段锦等导引运动,能够有效放松身心,促进气血流通,提高抗病能力,进而减轻咳嗽症状。
中医治疗顽固性咳嗽注重个体差异和整体调理,通过辨证施治、针灸、饮食调理以及理疗等方法,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