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初期固定和休息:在骨折后最初的6-8周,通常需要使用石膏或护具来固定患肢。这一阶段应尽量减少负重,以免加重损伤。大多数患者会使用拐杖辅助行走。
2.逐步增加活动度:在医生的指导下,约6周后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轻微的关节活动练习。这些练习旨在恢复踝关节的灵活性和减少僵硬感。具体时间和强度要根据个人康复进程调整。
3.物理治疗:一般在骨折后的8到12周内,物理治疗师会开始介入,通过特定的运动增强脚踝和足部的肌肉力量。常见的训练包括踝关节的屈伸、内翻和外翻等动作。目的是提高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4.功能性训练:随着康复的进展,可以逐渐开始更复杂的功能性训练,例如站立平衡、双脚交替负重等。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日常活动的能力,并准备恢复正常行走。
5.逐步恢复负重:在康复的中后期,通常会建议逐渐增加对患肢的负重。这一过程可能会长达数个月,需在专业人士的监督下进行,以防止再损伤。
6.长期维护:即使在完全康复后,继续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护理也是必要的,以维持踝关节的健康和功能。
跟骨骨折的康复是一个漫长且循序渐进的过程,依赖于严格遵循医嘱和持续的康复训练,以确保最佳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