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蛋白质摄入
肝功能受损者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根据病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为每千克体重0.8-1.2克左右。如果已经出现肝性脑病或氨升高,建议减少动物蛋白的摄入,可选择植物蛋白,如豆制品。
2.脂肪控制
肝脏参与脂肪代谢,慢性肝病患者脂肪代谢能力较差。饮食中脂肪比例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30%,避免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可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肝病患者主要能量来源,占每日总热量的50%-60%。推荐选择容易消化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土豆、南瓜等,并尽量减少精制糖的摄入。
4.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
肝病患者常缺乏维生素A、D、E及B族维生素,应通过新鲜蔬菜、水果和杂粮来补充。一些矿物质如锌、镁也可能不足,可以适当通过饮食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充剂。
5.限制钠和盐
肝硬化伴有腹水时,应严格限制钠的摄入,每日钠摄入量应少于2000毫克,相当于食盐少于5克。避免腌制品、酱料和加工食品。
6.戒酒与避免肝毒性食物
酒精对肝细胞有强烈毒性作用,必须完全禁酒。要避免加工食品中添加的人工色素、防腐剂等成分。
7.均衡饮食与小餐多餐
为避免肝脏负担过重,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每日进餐4-6次,保证营养均衡。
8.保持足够水分
饮水可以帮助代谢废物排出,但需注意,如果伴有严重腹水或低钠血症,应在医生指导下适量减少水分摄入。
饮食调控可以有效保护肝脏功能,对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来说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