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用于药物过量、食物中毒、化学品误服等情况,但必须在毒物摄入后较短时间内(通常不超过6小时)进行。
禁忌包括强酸、强碱、腐蚀性物质以及易挥发有机溶剂的误服,因为洗胃可能导致进一步损伤或吸入性肺炎。
2.操作时机
洗胃越早进行效果越好。若毒物已被完全吸收或超过中毒黄金时间,洗胃可能意义不大。
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或气道保护充分的情况下进行,以防误吸。
3.患者评估与准备
洗胃前需评估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毒物种类。
若患者意识模糊或昏迷,需要事先插入气管导管以保护气道。
4.使用的液体
通常选择温盐水或生理盐水作为洗胃液,一次注入量为200-300毫升,重复几次直至胃内容物清晰为止。儿童用量为每次10毫升/千克体重。
禁止使用催吐剂等刺激性物质,以免加重患者的不适和潜在危害。
5.监测与并发症预防
全程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留意是否出现呕吐、窒息或胃穿孔等并发症。
避免用力过猛或插管位置错误,减轻胃壁损伤风险。
需要根据具体中毒类型及时采取个性化处理方案,并配合其他治疗手段如活性炭、解毒剂或支持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