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调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例如辛辣、油腻、生冷食品,这类食物容易加重肠胃负担。
注意定时进餐,每日三餐应规律进行,避免暴饮暴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麦谷物、水果、蔬菜,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保持正常排便。
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之间,以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2.作息规范
每晚保持6-8小时的睡眠时间,过度疲劳可能导致肠胃功能紊乱。
餐后适当活动,如散步20分钟左右,可帮助消化并改善胃肠蠕动。
3.药物治疗
如果存在胃酸分泌过多、胃溃疡等问题,可酌情使用抗酸药或抑酸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胃肠动力不足者可使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
若因肠道菌群失衡引起不适,可通过益生菌制剂帮助恢复菌群平衡。
4.心理调节
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会影响胃肠神经功能,应注意缓解心理压力。
适当参加放松性运动如瑜伽、冥想等,对改善肠胃功能有辅助作用。
5.医学检查
如果长期存在腹胀、恶心、反酸、腹痛等症状,应尽早到医院进行胃镜或超声检查以明确病因。
持续腹泻或便秘可能提示肠道炎症或其他功能性疾病,也需及时就医确诊。
肠胃健康需要长期维护,通过科学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可显著改善症状并减少发作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