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因素
在一天中的饮食结构会直接影响肠道产气。如果午餐或下午进食了易产气的食物,例如豆类、红薯、洋葱、卷心菜、碳酸饮料等,这些成分在经肠道细菌发酵后产生较多的气体,因此会导致傍晚排气增多。同时,进食过快或大量吞咽空气也可能导致肠胃内气体增多。
2.消化节律
人体的消化活动在傍晚时间段可能更为活跃,尤其是白天进食较多时,食物在经过小肠、进入大肠后,会被肠道菌群进一步发酵分解,产生更多的气体。加之肠道蠕动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所增强,更容易将气体推向肛门并排出体外。
3.压力和生活习惯
一些人在白天忙碌工作时可能会不自觉地积累压力,而压力会影响肠胃功能。到了傍晚,身体逐渐放松后,肠道蠕动恢复正常,这时也可能会集中释放积累的气体。久坐不动和饮水不足也可能使气体在肠道中停留更长时间,增加傍晚排气的频率。
4.生物钟的影响
人体的生物钟对消化系统有调控作用,某些人的肠道活跃期正好出现在傍晚。在这个时间段,肠道中的发酵作用更加明显,也会导致排气增多。
如果仅是偶尔发生且没有伴随其他症状,例如腹痛、腹胀、排便异常,则多数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若放屁次数过于频繁且持续出现,同时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诊筛查是否存在肠胃问题,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或食物不耐受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