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道功能紊乱:长期憋着大便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排便反射减弱,形成习惯性便秘。研究显示,超过15%的人因为长时间憋便而出现慢性便秘。
2.毒素积累: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代谢废物,憋便会使这些有害物质在体内停留更长时间,增加毒素被重新吸收的风险,从而可能引发头痛、疲劳和食欲不振等问题。医学统计表明,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有超过30%与毒素积累有关。
3.痔疮和其他肛周疾病:憋便会让肛门直肠部位承受过大的压力,增加痔疮发生的概率,尤其是在需要用力排便时。还可能引发肛裂、肛瘘等其他肛周疾病。数据表明,成年人口中约有50%在某个阶段遭遇过痔疮困扰,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与排便习惯不良有关。
4.心理压力和焦虑:长期憋便会导致心理负担加重,增加焦虑和紧张情绪,对整体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心理学研究指出,便秘患者中约有20%同时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
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对于维持消化系统健康至关重要,建议每天固定时间入厕,并及时应对便意,以减少憋便带来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