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乳糖不耐受:
牛奶中含有乳糖,需要通过体内的乳糖酶分解吸收。如果乳糖酶不足,乳糖无法被充分分解,会在肠道内发酵产生气体和酸,导致腹胀、腹痛等症状。数据显示,全球约6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亚洲人群比例更高,可达90%左右。
2.牛奶蛋白过敏:
部分人群对牛奶中的蛋白质(如酪蛋白)产生免疫反应,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痛、呕吐,也可能伴有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表现。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但少数成人也可能发生。
3.饮用方式不当:
空腹饮用牛奶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尤其对于胃肠敏感者,容易出现胃部不适。同样,如果一次性饮用过量牛奶,超过消化能力,也可能引起肚子疼。
4.其他病理因素:
如果存在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或胃肠感染等基础疾病,饮用牛奶可能加重症状,引发不适。
建议了解自身情况后选择合适的替代品,如低乳糖牛奶或植物奶。如怀疑牛奶蛋白过敏,应立刻停止摄入相关食品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