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静脉瘤是什么病

2025-03-2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食管静脉瘤是一种由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病变,通常发生在肝硬化患者中,其主要特征是食管下段或胃底部的静脉异常扩张。这些扩张的静脉可能破裂并导致严重出血。

1.病因:食管静脉瘤最常见的原因是肝硬化。肝硬化会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进而形成侧枝循环,其中之一就是食管下段的静脉扩张,即静脉瘤。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门静脉血栓形成和一些罕见的肝脏疾病。

2.症状:食管静脉瘤本身通常没有明显症状,直到破裂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此时会出现呕血、黑便、头晕、乏力等症状。如果出血严重,可能出现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诊断:内窥镜检查是确诊食管静脉瘤的主要方法,能直接观察到食管下段的静脉扩张情况。超声波、CT扫描和MRI也可以辅助评估门静脉系统的状态。

4.治疗:预防出血是治疗的重点,包括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降低门静脉压力。内镜套扎术和硬化剂注射是控制出血的主要内镜干预手段。对于无法通过内镜措施控制的出血,可能需要进行外科分流术或肝移植。

5.预后:食管静脉瘤破裂出血后的病死率很高,首次出血的死亡率可达20-35%。早期诊断与有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定期随访和监测是控制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管理基础肝脏疾病对预防食管静脉瘤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