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肠道蠕动:胃肠道每隔90-120分钟会进行一次规律的蠕动,称为移行性复合运动。这种运动作用是清理胃肠道内残留的食物和分泌物。此过程中,肠道中的液体、气体和肠壁间摩擦产生声响,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2.空腹状态:当长时间未进食时,胃酸分泌和胃肠蠕动增强,会加剧这一声音。这种情况通常提示身体需要补充食物,是一种信号。
3.食物消化:进食后,胃肠道开始消化食物,膨胀的气体和液体混合形成漩涡,可能引起明显的“咕咕”声。特别是摄入了较多纤维、气泡饮料或不易消化食物时,更容易出现这种声音。
4.吞咽空气:在进食过快、说话过多或嚼口香糖的情况下,吞入过多空气,这些气体在胃肠道移动时也会发出声音。
5.消化不良或胃肠功能紊乱:若伴随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可能提示胃肠道功能异常,如肠易激综合征、乳糖不耐受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6.紧张焦虑:精神紧张可能通过神经系统影响胃肠道活动,引发不适和声音增加。
如果伴有持续疼痛、恶心呕吐、严重腹泻或其他不适,应尽早就医排查潜在病因,例如炎症性肠病、溃疡等。避免暴饮暴食、减少碳酸饮料摄入、规律作息,有助于缓解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