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弱视的定义和分级
弱视是指由于大脑与眼睛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导致即使矫正后视觉功能仍然低于正常水平。通常矫正视力低于0.8可被称为弱视,根据视力程度可以分为轻度(矫正视力在0.6~0.8之间)、中度(0.3~0.5之间)和重度(小于0.3)。若伴随550度近视,此时的矫正能力较差,说明视觉发育受到显著影响。
2.弱视的成因与危害
弱视的常见原因包括屈光参差(两只眼屈光度数差异较大)、斜视、先天性白内障或眼球震颤等。长期未治疗会导致双眼视觉功能缺失,影响立体视觉及空间感知能力,进而对日常生活和职业选择产生显著限制。
3.治疗的关键期
弱视的治疗黄金期一般是儿童期,尤其是6岁之前,视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此阶段通过佩戴合适的矫正镜片、遮盖疗法、视觉训练等手段,可显著改善视力。如果超过12岁干预效果会变差,成年后治疗难度加大,甚至可能无法恢复正常视力。
4.高屈光度患者的注意事项
对于550度的中高度弱视患者,应尽早确诊,由专业眼科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需定期复查。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持良好的用眼卫生,预防视力进一步下降。
中高度弱视若能及早发现并采取科学干预,多数情况下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延误诊治则可能造成永久性视力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