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脑出血:
脑出血在CT扫描中通常表现为高密度(白色)区域。这是因为新鲜的血液在CT图像上显示得比周围的脑组织更亮。
出血的具体位置和大小会影响症状和治疗方案,常见的部位包括基底节区、脑叶、脑干和小脑。
脑出血后可能出现脑水肿,导致受累区域周围出现低密度(黑色或灰色)区域。
2.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在CT上最初可能看不出明显异常,因此早期CT有时不能立即显示病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缺血性脑梗死会在CT中表现为低密度(黑色或灰色)区域,因为缺血导致脑组织密度降低。
在梗死后的几个小时到几天内,脑组织的改变可能变得更加明显,尤其是在24小时之后。
通过CT影像,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从而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决策。对于疑似脑卒中的患者,及早进行CT检查至关重要,以便及时确定病情并采取适当的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