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卫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临床生殖医学科
1.检查和诊断:
通过白带常规检查分析阴道分泌物情况,可发现白细胞数量增多、杆菌减少或有异常病原体。
对于疑似细菌感染,需要进一步进行病原菌培养,以明确感染类型。
若伴随瘙痒、异味等症状,还需筛查是否存在混合感染,如霉菌性阴道炎或滴虫感染。
2.药物治疗:
针对细菌性阴道炎:通常使用甲硝唑或克林霉素类药物,可以局部应用栓剂或者口服药物。
针对霉菌性阴道炎:可选择抗真菌药物如咪康唑、氟康唑等。局部治疗一般推荐使用抗真菌栓剂,口服药物适用于较严重的病例。
如果检查结果提示混合感染,则需联合用药,对各类病原菌同步处理。
3.调整阴道微生态环境:
在急性期治疗结束后,建议补充益生菌,促进乳酸杆菌的恢复,帮助维持阴道正常酸碱环境(pH值约为3.8-4.5)。
可以使用含乳酸菌的制剂或益生菌栓剂辅助调节。
4.注意生活方式: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或频繁冲洗阴道,以免破坏正常菌群。
保持外阴干燥清洁,避免久坐潮湿环境。
同时注意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提高身体免疫力。
经过规范治疗后,需要复查白带清洁度,以确保炎症完全消除并恢复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