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卫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临床生殖医学科
1.病因:
感染: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以及寄生虫感染(如滴虫)是常见原因,会破坏正常的阴道环境,导致炎症和病变。
外伤:不当的性生活、妇科操作或异物刺激可能对阴道壁造成损伤,引发病变。
激素水平变化:雌激素分泌不足(如绝经后妇女)会使阴道壁变薄,增加受损风险,从而形成病变。
良性或恶性肿瘤:如宫颈癌、阴道癌前病变(鳞状上皮内病变)或肉瘤等。
2.表现形式:
色泽或质地改变:阴道内壁可能出现发红、溃疡、白斑或增生等异常表现。
出血:接触性出血或无明显诱因的阴道出血。
分泌物异常:分泌物增多且伴有异味、颜色异常(如黄绿色、灰白色带泡沫等)。
疼痛或不适:可能感到瘙痒、灼热感或性交疼痛。
3.检查与诊断:
阴道镜检查:观察阴道内壁情况,可发现病变的位置、范围及性质。
分泌物检查:通过显微镜检查或培养了解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
活检:对可疑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以明确良恶性。
4.治疗方式:
对于感染引起的病变,需采用抗生素、抗真菌药或抗寄生虫药治疗。
若为激素缺乏引起,可使用局部雌激素制剂改善阴道黏膜状态。
良性或恶性肿瘤则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放疗或化疗。
阴道内壁病变可能涉及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