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遗传因素:如果孩子的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特别是父母或兄弟姐妹,遗传可能增加其患糖尿病的风险。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相关,其发病风险在家族中更为常见。
2.饮食习惯:不健康的饮食,如摄入过多的糖分或高热量食物,会导致体重增加并影响血糖水平。儿童经常食用加工食品、含糖饮料及缺乏均衡营养的饮食,容易引发血糖升高。
3.体力活动不足: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来调节血糖。研究显示,规律的体育锻炼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帮助控制血糖。
4.代谢紊乱: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库欣综合征,可能会影响葡萄糖代谢,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异常。
5.精神压力:持续的压力或焦虑可引发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间接影响血糖控制。精神紧张会导致激素失衡,进而影响胰岛素分泌和作用。
6.肥胖: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超重儿童由于脂肪组织过多,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使得血糖难以正常维持。
7.青春期生理变化:青春期激素波动可能影响胰岛素的作用,使得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短暂性的血糖波动。
监测和管理儿童的血糖水平对于预防和控制潜在的健康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发现青少年血糖偏高,需及时进行医学评估,以查明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