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症状评估:肠胃癌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需警惕长期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不明原因贫血、持续腹痛或消化不良等表现。如果出现黑便、呕血或排便习惯改变,这些可能是晚期信号,应尽快就诊。
2.内镜检查:
胃癌常通过胃镜检查确诊,胃镜能够直接观察胃部黏膜变化,并采集可疑组织进行活检。
肠癌则可以通过结肠镜检测,结肠镜能够检查整个大肠以及部分回肠末端,明确是否存在息肉或恶性肿瘤。
3.影像学技术:
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是否存在肿块及其大小。
CT扫描或MRI可以判断肿瘤的局部浸润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比如肝脏或淋巴结。
PET-CT常用于明确肿瘤分期,了解全身范围内是否有转移灶。
4.实验室检查:
血液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如CEA(癌胚抗原)、CA19-9升高可能提示胃肠道肿瘤的存在,但并非特异性指标,仅供参考。
大便隐血试验可用于筛查结直肠癌的早期风险。
5.病理组织学分析:最终确诊需要通过内镜活检获取的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结构变化,寻找癌变证据。
6.基因或分子诊断:对于某些患者,分子层面的检测如HER2表达或MSI状态测定,可以帮助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肠胃癌的早期诊断依赖于定期体检和筛查,高危人群建议按照医生建议及时接受内镜检查。特别是40岁以上、有家族史或长期患有胃肠疾病的人群,需保持警惕,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