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这种病变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是导致老年人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视力逐渐模糊,直线看起来弯曲或扭曲,并可能伴随中央暗点。约占50岁以上人群中5%-10%的比例。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长期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伤,累及黄斑区引起黄斑水肿或出血,从而导致视力模糊。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0%-40%会发展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通常发生于20-50岁的中青年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这个病变多与压力大、过度用药(如类固醇)有关。黄斑区域因渗液积聚导致光感受器功能受损,表现为视物中心模糊或变形。
4.高度近视合并黄斑病变:高度近视者眼轴延长,视网膜逐渐变薄,容易引起黄斑裂孔、萎缩等病变,大约30%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黄斑损害。
5.感染或炎症性疾病:如视网膜色素上皮炎或病毒感染也可诱发黄斑区功能受损,表现为突发性视力下降或模糊。
6.药物毒性作用:一些药物(如抗疟疾药物、某些抗癌药物)对视网膜产生毒性反应,长期使用可能累及黄斑部位。
7.外伤或手术后并发症:眼球受到严重外伤,或者接受过视网膜相关手术后,也可能出现黄斑区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
黄斑区域承担视力的中央部分,因此任何病变都可能对视力造成显著影响。发现视力模糊、变形或其他异常时,应及时就诊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